
《均线战法研究》(沧桑战神 著)系统梳理了江浙私募传承的6 条核心均线战法,将常用均线定义为攻击线(5 日均线)、操盘线(10 日均线)、辅助线(20 日均线)、生命线(30 日均线)、决策线(60 日均线)、趋势线(120 日均线),分别阐述各均线的拐头方向(向上 / 走平 / 向下)对应的市场信号(助涨 / 整理 / 助跌),并重点讲解均线密集缠绕放量突破(最佳买点) 与均线密集向下发散(最佳卖点) 两大实战核心,同时强调战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—— 多数个股符合均线规律(如放量站上生命线后上涨),但需结合止损策略应对特殊情况(如基金重仓股异动后的回调),最终实现波段或中长期的风险规避与收益获取。
图片
3. 详细总结一、核心均线体系:定义、信号与实战案例1.1 6 条核心均线基础信息表均线名称
对应参数
核心定位
关键信号(拐头方向)
实战案例
攻击线
5 日均线
短期趋势指引
向上:助涨(斜率大→涨速快)走平:平台整理向下:助跌(斜率大→跌速快)
启明信息(002232):2009 年周线,5 周线陡峭向上,8 元→50 元(6 倍)
操盘线
10 日均线
波段行情核心
向上:波段启动(果断跟进)走平:波段整理向下:波段调整(规避)
苏常柴 A(000570):2009 年周线,沿 10 周线上涨,3 元→35 元(10 倍)
辅助线
20 日均线
衔接与预判
向上:短线趋势向好走平:轻仓观望向下:短线风险(提前止损)
烽火通信(600498):2008 年日线,拐头向下即离场,向上即重仓
生命线
30 日均线
波段强弱分界
向上挺拔:波段强势(回调即买点,仓位 8 层)向下:波段调整(仓位 2 层)
上证指数:2009 年 1800 点→3478 点,30 日线陡峭向上
决策线
60 日均线
趋势强弱(灵敏)
向上:趋势启动(重仓)走平:观望向下:趋势破位(无条件清仓)
上证指数:2007 年 5100 点拐头向下,清仓规避 600 点跌幅
趋势线
120 日均线
牛熊分界(中长期)
向上:中长期行情启动向下:中长期调整回踩笔直趋势线:狙击买点
上证指数:2005 年 1160 点向上→6124 点;2008 年 5200 点向下→1664 点
1.2 均线综合使用案例(恒邦股份 002237 周线)进场信号:2008 年大跌后,攻击线(5 周线)上穿拐头向上的操盘线(10 周线),短线果断跟进;
持有信号:攻击线与操盘线金叉后持续向上,安心持有;
减仓信号:两条均线走平接近粘合,临盘减仓(规避潜在回调);
加仓信号:攻击线再度金叉操盘线,加仓持有(股价涨至 125 元);
清仓信号:攻击线死叉操盘线,清仓离场(股价翻 8 倍后止盈)。
二、实战核心:最佳买卖点策略2.1 最佳买点:均线密集缠绕 + 放量突破核心逻辑均线密集缠绕:5/10/20/30/60/120 日均线走平且靠拢,说明市场卖压极轻、支撑紧密,安全性高;
放量长阳突破:主力结束吸筹,启动拉升的明确信号(无量可能为诱多,长阳体现主力决心)。
实战案例表股票代码
时间
形态特征
后续涨幅
600756(浪潮软件)
2009 年 4 月
6 条均线密集缠绕,放量长阳突破
短短几日翻倍
600088(中视传媒)
2009 年 10 月 / 12 月
两次均线密集缠绕 + 放量长阳突破
每次涨幅 30%+
600233(大杨创世)
-
均线缠绕突破 + 突破矩形平台
大幅上涨
2.2 最佳卖点:均线密集向下发散核心逻辑一根长阴线(断头铡刀)砸破所有均线,均线集体拐头向下,预示主力快速出货,市场进入快速杀跌阶段;
关键铁律:无论放量(急跌)或缩量(缓跌),均需果断卖出,无例外。
实战案例表股票代码
时间
形态特征
后续跌幅
600085(同仁堂)
2007 年 9 月 7 日
放量长阴砸破所有均线,均线向下发散
40 元→10 元(75% 跌幅)
上证指数
2009 年 12 月 17 日 / 2010 年 1 月 20 日
两次巨阴导致均线向下发散
每次短线跌 500 点
000402(金融街)
2009 年 12 月 14 日
反扑支撑线无果,均线向下发散
后续跌 30%
三、战法原则与风险控制3.1 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:80% 以上个股符合均线规律,例如 “放量站上生命线后大概率上涨”(案例:莱茵生物 002166,2009 年 4 月放量站 30 日线,短时间翻 5 倍);
特殊性:特殊个股不按规律走,需结合基本面与资金面判断(案例:中国建筑 601668,2009 年 10 月放量站 30 日线,但因基金重仓 + 盘子大,游资拉升后资金链断裂,后续继续下跌)。
3.2 止损与仓位管理止损策略:进场后以 “启动大阳线低点” 或 “关键均线(如生命线)” 为止损位,跌破无条件离场(如中国建筑跌破启动涨停板低点需止损);
仓位管理:
生命线 / 决策线拐头向上:仓位可至8 层;
生命线 / 决策线拐头向下:仓位控制在2 层以内;
辅助线 / 操盘线走平:轻仓观望(仓位 3-5 层)。
4. 关键问题问题 1:决策线(60 日均线)与趋势线(120 日均线)均为趋势指标,实战中如何区分使用?二者核心差异是什么?答案:核心差异:
灵敏度:决策线(60 日线)反应更灵敏,能更早捕捉趋势转折(如 2007 年 11 月 26 日上证指数 5100 点,决策线先于趋势线拐头向下,可提前清仓规避 600 点跌幅);趋势线(120 日线)滞后但更稳定,适合中长期判断(如 2005 年 11 月上证指数 1160 点,趋势线拐头向上,指导中长期持仓至 6124 点)。
适用场景:
决策线:适合波段趋势判断,如短线波段(1-3 个月),破位即清仓(铁律),走平后向上可重仓;
趋势线:适合中长期趋势(6 个月以上),如上班族中线持股,隔三差五看盘即可,拐头向上进场、向下清仓,无需频繁操作。
问题 2:均线战法中 “最佳买点” 需满足 “均线密集缠绕 + 放量突破”,为何 “放量” 是关键?若无量突破或缩量突破,可能是什么情况?答案:“放量” 的关键原因:
均线密集缠绕时,多空势均力敌(市场卖压轻、支撑强),此时 “放量” 代表主力结束吸筹后主动拉升,是资金进场的明确信号,证明突破并非散户自发行为,而是主力刻意推动,上涨持续性更强(如浪潮软件 2009 年 4 月放量突破后翻倍)。
无量 / 缩量突破的情况:
诱多陷阱:主力未真吸筹,仅用少量资金拉动股价突破均线,吸引散户跟风后出货(如弱势市场中,部分个股无量突破后次日即回调);
筹码高度集中:主力已控盘,筹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,无需放量即可轻松突破(极端情况,如庄股,但此类个股后续出货风险极高,不建议普通投资者参与);
市场情绪低迷:整体交投清淡,突破时无资金跟风,即使突破也难持续(如熊市末期,部分个股无量突破后因缺乏买盘再度回落)。
问题 3:实战中若同时出现 “生命线(30 日线)向上” 与 “攻击线(5 日线)向下” 的矛盾信号,该如何判断操作方向?请结合案例说明。答案:判断逻辑:遵循 “长周期均线决定方向,短周期均线指导时机”—— 生命线(30 日线,中周期)向上代表波段趋势未坏,攻击线(5 日线,短周期)向下仅为短期回调,此时需观察 “回调是否破生命线” 与 “量能变化”,而非直接卖出。
操作策略:
若攻击线向下但股价未破生命线,且缩量回调(卖压轻):可逢低加仓(如苏常柴 A 2009 年日线,10 日线(操盘线)向下但 30 日线向上,缩量回踩生命线后反弹,可加仓);
若攻击线向下且股价破生命线,或放量回调(卖压重):需减仓规避风险(如上证指数 2009 年 3200 点,30 日线拐头向下,同时 5 日线向下破位,需减仓规避后续 600 点跌幅);
案例验证:恒邦股份(002237)2009 年周线,30 日线(生命线)持续向上,期间 5 日线(攻击线)多次向下回调,但未破生命线且缩量,此时无需卖出,反而可趁回调加仓,最终股价从低点涨至 125 元(8 倍收益)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睿迎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